资讯详情


电动蝶阀:电动蝶阀的日常维护和内漏原因

发布时间:

2021-03-25 10:14

电动蝶阀属于各种电动阀门和电动调节阀。电动蝶阀的连接方式主要有法兰型和圆片型;电动蝶阀的密封形式主要有橡胶密封和金属密封。电动蝶阀通过电源信号控制蝶阀的开启和关闭。该产品可用作管道系统的截止阀、控制阀和止回阀。有了手动控制装置,一旦停电,可以暂时用手操作,不影响使用。

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清理是设备维护的基础工作,须制度化、规范化。设备定期维护应建立工作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并根据定额进行考核。设备的定期维护应纳入车间承包责任制的考核内容。设备定期检验是机械行业有计划的预防性检验。除了人的感官之外,检查还需要一定的检查工具和仪器,并按照定期检查卡执行。机械制图软件的定期检查称为定期抽查。还应检查机械设备的精度,以确定设备的实际精度。

电动蝶阀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有内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使用,那么电动蝶阀内漏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解决这种情况?

hvsGDD8RQU-hIy84zp8AQA.png

1.由于加工和装配工艺的影响,电动蝶阀手动锁紧后打不开的现象十分普遍。即使电动蝶阀的调节比较理想,由于限位开关的动作位置相对固定,运行过程中阀门控制的介质对阀门的不断侵蚀和磨损,也会造成阀门关闭不严造成内部泄漏。

2.控制某些电动蝶阀的传统控制方式是机械控制方式,如阀门限位开关和过扭矩开关。由于这些控制元件受环境温度、压力和湿度的影响,阀门定位不准确、弹簧疲劳、热膨胀系数不均匀等客观因素造成电动蝶阀内部泄漏。

3.电动蝶阀调整后运行一定时间后,由于阀门气蚀、介质侵蚀、阀芯和阀座磨损、内部部件老化等原因。,会出现电动蝶阀行程过大,关闭不严密的现象,导致电动蝶阀大量泄漏。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动蝶阀的内部泄漏会越来越严重。

因此,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电动蝶阀内部泄漏,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更加注意。

 


电动蝶阀

最新动态

浅谈控制阀国产化

国产化是一种趋势,在一些项目上也有一些国产化要求,关于控制阀国产化方面,有着哪些经历或看法?   我们在工作中涉及到的国产化方面的要求其实还是比较多的。我们要求设计人员对进口产品和国内产品平等对待,除非针对国内目前无法制造出的一些特殊控制阀产品建议使用国外知名品牌外,一般还是以国产品牌控制阀为主。   对特殊的控制阀产品,一般在工程设计中,为了生产装置的顺利开车和运行,设计一般会遵循专利商的意见选择有在同类装置使用业绩,并在同类装置上应用良好的阀门产品。   关于国产化,现在不少直接用户工厂,考虑到进口阀门的维修维护方便,以及成本因素,会选择一些国内厂商提供进口阀门的检维修服务,也有当装置中使用的进口控制阀门出现问题时,为不影响生产,在返修等待过程中,采用国产品牌的产品作为应急,一旦该产品能应对这个工况,使用良好,从而也检验了该产品的可靠性,为今后在同工况下国产品牌阀门应用打下了基础。现在有很多以前做阀门检修的企业,都在积累了实际应用的经验后,发展为阀门生产企业了,为阀门国产化做出了贡献。   对于国产阀门厂商来说,怎么样赢得业主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有许多项目,都是民营企业家投资建设的,其对成本控制要求相对也比较高,在工程中使用的国产化产品也占大多数。   现在许多大型的国企建设项目,都有国产化率的要求,这也给国内产品取代进口品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因此,国内企业只要加强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售前、售后服务,一定能够取得业主的信任,使企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浅谈锻造高压阀门、管件的探伤方法

管子超声波探伤应符合JB1151-73《高压无缝钢管超声波探伤》的规定。   受压件的超声波探伤   1、探伤的起始灵敏度   探测深度<200毫米时为Ф2当量直径。   探测深度≥200毫米时为Ф3当量直径。   2、受压件不得有存在缺陷密集区和大于Ф4当量直径的单个缺陷。   其它要求应符合JB755-73《压力容器锻件技术条件》有关部分的规定。   3、磁粉探伤   被探伤工件经机械加工,在表面油污和铁屑消除干净后用周向和纵向连续磁化法进行探伤。   作为缺陷显示剂的检查液应采用每升变压器油和煤油各占50%的混合油,其中加入15~30克粒度均匀的磁粉,一般用不少于200目筛子过筛。   探伤时周向磁化电流的选择,按下式规定:   I=(10~12)D   式中:I——磁化电流,A;D——被探伤工件的直径或对边距离,毫米。   为易于发现缺陷,可适当改变磁化电流。   探伤时纵向磁化值为3000~10000安匝,线圈电磁铁磁化的大长度在500毫米以内,长工件线圈磁化时应分段进行,分段磁化观察区建议在200~300毫米范围内。   判断标准为不允许有裂缝。对磁痕有怀疑时,可用着色法或荧光法进行验证.   非磁性材料的工件可用荧光,着色探伤法抽检,验收规定由使用、制造双方协商。